广深港高铁“地铁化” 演唱会散场再北归
高铁14分钟跨越深港,地铁化横琴口岸最快20秒通关,广深港高归大湾区“硬联通”升级加速。铁演九游12月底,散场深圳湾口岸即将开通深圳市轨道交通13号线,再北连接香港东莞,地铁化港铁公司亦将于明年初开始就北环线支线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广深港高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铁演市民乘坐湾区“大号地铁”串门不再是散场想象。
回顾大湾区“硬联通”升级史,再北从广九直通车到广深港高铁,地铁化从港珠澳大桥到深中通道,广深港高归最近,铁演还有香港西九龙至韶关的散场高铁旅游列车、澳门轻轨横琴线相继发车……一系列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成运行,再北科技赋能智慧交通,为粤港澳三地市民在大湾区畅行提供了愈发便捷高效的九游出行体验。
跨境旅游
“一签多行”,内地与香港往来更便利
深港各口岸客流量增长势头迅猛,截至12月11日24时,今年以来西九龙边检站累计查验出入境客流量首次突破2500万人次。其中,今年以来,经西九龙站口岸出入境的内地居民超1527万人次,同比增长37.2%,占口岸客流总量的60%以上。重要节假日期间,在内地居民跨境游的带动下,口岸最高单日客流达12.6万人次,节假日客流超10万人次已成常态。随着12月1日赴香港旅游“一签多行”政策实施,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往来将更加便利、广泛。
如今从广州南站出发,乘坐广深港高铁只需48分钟,就能抵达香港城市中心的西九龙站。不用取票,直接扫二维码或者刷身份证就可以通行。今年是香港西九龙站开通六周年,数据显示,西九龙站累计服务出入境旅客超628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2.1万人次。越来越多的旅客乘搭高铁抵港后在此开启旅程,其中不少内地旅客常利用周末赴香港看展览、citywalk。
爱好收藏旧车票的广州95后何梓维对此感受颇深,他目前在澳门读大学,经常在广州、珠海、澳门和香港等地往返。“以前无论坐船还是大巴去香港路途上都要花半天时间,通常在香港住一晚,因为当天来回玩得不够尽兴。现在我可以早上到广州南坐最早的高铁,8点多就到香港西九龙,有一整天时间在香港玩,晚上看完演唱会当天就可以回广州,方便了好多。”
2023年8月,广深港跨境“灵活行”的推出更是令深港高铁“地铁化”成为现实,为往来深圳和香港的旅客增添了不少便利。已购买往来西九龙站和福田、深圳北站车票的旅客,都可以在线下自助机、柜台,或者通过12306网站或手机App直接进入“灵活行”界面,于乘车当天改乘其他班次。今年初,广深港高铁“地铁化”进一步落地,推出20次“计次票”和30日“定期票”(月票),大湾区内交通便利进一步升级。
互通升级
大湾区“大号地铁”加速驶来
“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加速形成“1小时生活圈”,不少铁路迷也亲身感受并见证了这些年来的变化。95后铁路迷许瀚文回忆起小时候坐过的广九直通车、十多年前常常乘坐的广州东到深圳的城际列车,他小心翼翼地向南都记者展示“宝贝”:需要到柜台购买的广州东到深圳城际列车红色纸质车票,已经成为“绝版”;20年前的广九直通车旧车票上,“广九铁路”logo清晰可见,还有人工验票后留下的小缺口……这些旧票据都见证着时代变迁。南都记者在港铁公司于红磡站推出的“站见”铁路展上也看到了多款退役列车和部件,以及一系列铁路珍藏。港铁红磡站的C1出入口曾是广九直通车入口,如今变身为充满复古气息的临时铁道展览馆。
飞驰的列车提高了出行效率,数字科技也拉近了粤港澳三地人们互相来往的距离。来自香港的阿Roy回忆小时候跟随家人回佛山探亲,有两个“指定动作”少不了:兑换人民币、人工购票。他说自从有了线上渠道后,可以提前规划行程和手机购票,大大节省了出行时间。来自澳门的谭家文也感受到了大湾区出行的便利。“现在手机就能买票,选择我想要的班次,买票后手机会显示电子乘车码,直接刷就可以进站。”随着一节节轨道的延伸,大湾区“大号地铁”正加速驶来。
数字科技
旧票夹见证科技赋能智慧出行
何梓维翻开收藏的车票夹,向南都记者展示各式各样的地铁卡,有羊城通、八达通、澳门通。“我在香港喜欢坐地铁,以前一般会买港铁全日通。后来用八达通比较多,港铁可以用二维码扫码后,也会经常用电子支付。”而00后香港地铁迷Minta更是收藏了一整个票夹的旧车票,她向南都记者展示了不少已经非常稀缺的收藏品,有西铁线旧车票、奥运纪念车票、小童车票、两铁合并前的旧车票,还有一张与她年纪差不多的游客车票。南都记者在“站见”铁路展和港铁九龙站的港铁展廊(MTR Gallery)也看到了不少各年代的纪念车票。
港铁通车45年来,已成为市民、旅客日常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从这些旧车票到如今的扫码、嘀VISA卡,科技赋能智慧出行让港铁乘客们提供了更好的乘车体验,也进一步助力大湾区互联互通。数据显示,港铁本地铁路每个工作日服务超过550万人次。
港铁公司总经理-市务及客户体验梁静雯表示,为更好地提升乘客服务体验,港铁近年推动“智慧出行”,主要聚焦三大范畴:顾客体验3.0、关爱共融乘车环境、智慧运营团队。
梁静雯介绍,“顾客体验3.0”包括个人化出行体验、智能客务模式以及多元化支付方式。“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乘客使用手机应用程式出行,港铁不断提升自有的应用程式‘MTR Mobile’的功能,乘客可以查询站点、列车到达时间,购买二维码车票及电子单程票,也可以储积分兑换礼物。”另一方面,港铁车站里供市民查阅的表格已有七成是电子化,乘客可线上报失物品,也可扫码查阅车站指南、车票等资讯。此外,港铁已陆续更换地铁闸机,增设电子二维码、感应式信用卡等支付方式。据梁静雯介绍,目前2400多部闸机正陆续升级,到2026年,游客们常用的机场快线也会开始升级闸机;而到2028年,整个港铁网络的闸机会完成全面升级。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麦洁莹
- ·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 ·梅州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这些防御工作仍不能松懈→
- ·官宣!科特尼克、金良宽加盟梅州客家
- ·地区生产总值638.02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4873元!梅州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
- ·夏凤俭与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耿海波座谈
- ·招15人!梅州市检察系统公开招聘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
- ·展出ing!这个周末,一起去梅州市“国防·强军杯”书画摄影展,感受新时代军人风采
- ·魅力梅州丨光德陶瓷烧制技艺 “活在当下”“火在当下”
- ·东北夫妻自称开店遭“刁难”停电?江苏淮安市监部门通报
- ·检测重点车辆行车记录仪!源头上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 ·雷雨天气提醒!梅州多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雷雨天气提醒!梅州多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勇抢“黄金72小时” !中国地震局第二批专家赴缅开展地震救援
- ·梅州共13家机构上榜!2022年度广东省星级养老机构名单公布
- ·2023年上半年梅州出租汽车市场平稳、经营压力上升!这份报告出炉
- ·超强台风“杜苏芮”来袭丨梅州海事局多措并举,全力防御台风“杜苏芮”
- ·雅安市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9月12日15时45分)
- ·梅州“气象小主播”大赛开始报名啦!预赛报名9月10日截止
- ·文明单位创建丨献血25600毫升!金雁工业集团干部职工“撸起袖子”为生命助力
- ·守好人民“看病钱”!梅州开展医保基金监管宣传活动
- ·中国岳麓蓝天救援队在缅甸地震灾区成功救出1名幸存者
- ·超强台风“杜苏芮”来袭丨梅州海事局多措并举,全力防御台风“杜苏芮”
- ·展出至8月4日!“如是我闻——马顺先中国画写生作品展”今日开幕
- ·超强台风“杜苏芮”来袭丨梅州海事局多措并举,全力防御台风“杜苏芮”
- ·夏凤俭彭映梅会见中国联通四川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谭明
- ·帅!让我们一睹“小特警”英姿飒爽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