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打击拒不执行犯罪行为!“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记者获悉,两高今日(11月18日),严厉最高人民法院、打击j9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拒不解释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执行解释》(法释〔2024〕13号,以下简称《解释》),犯罪发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司法《解释》共十六条,两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严厉明确“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打击情形。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拒不解释解释》基础上,《解释》进一步列举了十项“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执行情节严重”的犯罪发布情形,主要包括以放弃债权、司法j9放弃债权担保等方式恶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两高或者恶意延长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或者以虚假和解、虚假转让等方式处分财产权益,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实施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等恶意减损责任财产的行为,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履行协助行使人身权益等作为义务,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情节恶劣的;以恐吓、辱骂、聚众哄闹、威胁等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情节恶劣的;等等。
二是明确“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解释》规定了五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主要包括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公证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聚众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以围攻、扣押、殴打等暴力方法对执行人员进行人身攻击,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因拒不执行,致使申请执行人自杀、自残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以及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三是明确判决、裁定生效前隐藏、转移财产的,可以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解释》规定,行为人为逃避执行义务,在诉讼开始后、裁判生效前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在判决、裁定生效后经查证属实,要求其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可以认定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明确案外人帮助隐藏、转移财产,可以共同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解释》规定,案外人明知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与其通谋,协助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拒不执行行为,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论处。
五是明确从重、从轻情节。关于从重情节,《解释》规定,拒不执行支付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判决、裁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关于从轻情节,《解释》规定,在提起公诉前,履行全部或者部分执行义务,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起诉;在一审宣告判决前,履行全部或者部分执行义务,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六是明确追赃挽损程序。《解释》规定,对被告人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诉时,对其故意毁损、无偿处分、以明显不合理价格处分、虚假转让等方式违法处置的财产,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交由执行法院依法处置。人民检察院应当结合侦查移送情况对涉案财产进行审查,在提起公诉时对涉案财产提出明确处理意见。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对涉案财产作出处理。
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将强化对下指导,严格执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有关规定,准确把握案件办理要求,依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李婷
- ·事关黄海深海渔业养殖设施,我使馆:韩国内有关言论不符合事实
- ·“身高”2米!“巨型稻”在我市试种成功
- ·立足便民利企 聚焦改革创新 我市政务服务实现提质增效
- ·港北区:文旅融出好风光
- ·科创筑梦树立远大志向 蓄势赋能培养科技人才
- ·港北区 :开展 “契约化 ”共建 建强党建联共体
- ·搬出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纺织服装专题对接活动暨纺织服装产业协作交流会在南宁召开
- ·全力确保供电万无一失
- ·我市1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 ·覃塘区新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额32.7亿元
-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纺织服装专题对接活动暨纺织服装产业协作交流会在南宁召开
- ·仅需3步,开启手机地震预警功能
- ·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工作室获评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
- ·上半年贵港港二手船舶交易量位居全国第一
- ·上半年我市铁路建设实现“双过半”目标